全球安全法规倒逼传感升级,舱内雷达将加速上车
2025-03-21 16:46:12 来源:盖世汽车 阅读量:7966
在智能化与安全需求的双轮驱动下,汽车座舱正在经历从quot;铁盒子quot;向quot;智能生命体quot;的进化跃迁。其中,舱内监测技术正从“加分项”转变为“必选项”。这场关乎生命安全的感知革命已全面提速。
不过,舱内监测技术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雷达技术:破解舱内监测痛点
随着欧洲E-NCAP、美国NHTSA以及中国C-NCAP等主流评测体系不断升级规则,舱内监测法规越来越完善的同时,也对舱内传感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这一趋势催生了市场对高精度舱内传感器的迫切需求。
传统间接式传感器受限于误报率高、场景适应性差等问题,难以满足严苛的法规要求。例如,E-NCAP 2025明确要求后排安全带提醒和乘员监测必须基于直接式传感器,且需覆盖所有座位及脚部空间。
传统视觉传感器在应对复杂光照、隐私保护、动态追踪等场景时频频失守,而雷达技术的进展正在改写这个困局。
麦格纳电子事业部客户经理陈翼飞认为,舱内雷达监控相比舱内摄像头监控有以下几点优势:
首先,对比其他传感器,雷达不需要补光,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小;
其次,雷达还可以穿透毛毯等织物识别目标,相比摄像头可以帮助客户未来在NCAP中获得更多的分数;
第三,雷达的视场角较大,体积小,方便客户布置,成本也有一定优势。另外,随着消费者对于个人隐私越来越看重,雷达方案不会侵犯驾乘人的隐私。
总体来看,凭借优异的穿透性、更佳的视场角、尺寸小、成本低等优势,雷达正在成为舱内检测的重要传感器。
“大家都坚信随着成本的下降,技术的成熟,法规的指导完善,以及终端用户对舱内功能越来越多的关注,将来功能集成度会越来越高,应用越来越丰富。”陈翼飞说到。
以麦格纳等为代表的行业先锋,正通过技术创新将理论优势转化为量产成果。
麦格纳:引领舱内雷达的实践升级
麦格纳作为一家拥有完整ADAS产品及系统方案的供应商,在舱内雷达领域亦积累起了丰富的量产经验,为舱内雷达发展贡献重要力量。
具体来看,麦格纳舱内雷达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探测和分类两部分。
探测方面,舱内雷达可以实现更精准的探测能力,通过一颗雷达传感器就可以监控两排座位,包括所有座位上的乘客。尤其针对婴儿,无论其在座位还是在脚垫上,有无毛毯等织物遮挡,面向前方还是后方,均能被舱内雷达识别到。
分类方面,舱内雷达一般将监测对象分为三种类型,即婴儿——0-6岁的孩子;成人—— 6岁以上 ;无生命体征物体。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,对监测对象的分类还将进一步细化。
据悉,麦格纳在多年以前就开启了舱内雷达的研发进程,围绕高精度生命监测、隐藏式小巧设计、多目标智能识别三大核心宗旨,不断将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。
目前,面向不同的法规和市场需求,麦格纳已有三代舱内雷达产品问世。
图源:麦格纳
ICR ‘21:可满足CPD 法规要求,采用MCU+MMIC的配置,是一款3发4收雷达。麦格纳在2021年首次获得ICR‘21的定点项目,2023年完成SOP。
ICR‘22:可满足CPD + SBR 法规要求,同样采用MCU+MMIC的配置,但在尺寸和性价比方面全面提升,并且新增舱内入侵检测等新功能。目前,麦格纳正在海外市场推广这款产品。
ICR ‘24:可满足CPD + SBR 法规要求,在支持ICR‘22的所有功能基础上,麦格纳计划为面向下一代的ICR‘24新增车辆定位等更丰富的功能。目前ICR‘24的研发工作正在全力推进。
在安装位置方面,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车身振动带来的影响,麦格纳优先推荐车顶中轴线的位置,但考虑到部分车型搭载安装全景天窗或全透明天窗,麦格纳的舱内雷达也支持安装在B柱,从而使单颗雷达实现覆盖全部2排座椅及脚垫空间。
据介绍,未来,麦格纳的研发团队将在持续完善儿童遗留检测、辅助安全带提醒、乘员分类、生命体征检测等功能之外,探索为舱内雷达赋予入侵检测、气囊抑制、乘员定位、手势控制等全新功能。
当舱内雷达突破单一安全功能边界,向健康监测、情感交互领域延伸时,一个更智慧的座舱生态正在显现。
麦格纳能在舱内感知领域取得如此成绩,也是基于其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行业理解。
图源:麦格纳
作为一家拥有丰富产品线且具备多年量产经验的供应商,麦格纳除了在舱内雷达方面建立了出色的市场认可度外,其也是全方位的ADAS解决方案专家,包括前视摄像头、域控、角雷达、成像雷达等产品同样受到市场的青睐。
截至目前,麦格纳已在全球范围内累积售出1.42亿个摄像头,7500万个雷达,3300万个域控制器。与此同时,麦格纳已成功为全球客户在智驾和泊车方面推出了10余个系统解决方案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推荐内容
- 全球安全法规倒逼传感升级,舱内雷达将加速上车
- 香港证监会新规要求IPO认购预付10%资金富途李
- 时代天使发布2024年财报:全球化业务进入高速扩
- 春耕全面展开,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企业今年新增超
- 天眼新知 —“睡眠经济” 浪潮:科技赋能与市场规
- 三部门联手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迈向高质量绿色发展之
- 货主企业如何重塑供应链竞争力?
- 让车主真省钱!3月21日来京东汽车“车主省钱节”
- 美的集团曝光能跳舞比心的人形机器人 我国1年成立
- 英伟达GTC 2025大会发布新一代AI芯片Ru
- AI赋能产业描绘未来新图景,广东省人工智能相关企
- 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角逐升级2025年1月国内乘用
- 北五环·五恒科技洋房·准现清售中
- 文创潮玩市场火爆,超大规模需求与强大制造力双轮驱
- 汽车产业开局强劲,新能源板块引领产销双增长
-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
- 全国两会聚焦绿色低碳发展,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双轮
- 粮食购销活跃,科技驱动全产业链升级迭代
- F1中国大奖赛即将开赛MGCyberster中国
- 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合作开发基于鸿蒙系统的智能应用
- 零跑携两款电动汽车正式进军英国市场
- 天神之眼+油电同速,比亚迪汉L、唐L开启预售
- 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后,吉利汽车2025年要大干一场
- 动力电池“武林至尊”争霸,短刀vs长刀,你看好谁
- 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举办“同心互联·走解促”暨“看零
- 大族机器人赋能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
- 北京即将启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
- 四大方面发力!广东红树林保护再加强
- 普华永道报告:72%的中国内地CEO160;对未
- 「跨越山海·共驭未来」亿咖通科技2025全球合作
- REE将敲定7.7亿美元独家技术授权协议
- 中国商用车国际竞争力渐强
- 紫金银行董事长获选7个月任职资格仍未获批
- 特斯拉获加州网约车服务许可,无人驾驶出租车更近一
- 长续航强动力成就TCO赢家欧马可智蓝ES1?14
- 涟水110:永不掉线的“平安热线”
- 优化供应链管理,外资Tier1有怎样的“新逻辑”
- 钦州移动:权益护航,服务同行
- 钦州移动助力“钦马”跑出5G速度
- 厂商协同深化品质根基,紫燕百味鸡专项培训夯实食安
